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Economic and Commercial Office of the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Nepal

首页>市场调研>投资与承包劳务

来源: 类型:

尼泊尔的服装工业
服装工业是尼泊尔的基础工业。近年来,这一行业已步入工业化进程,国家有关政策正在从进口替代向出口促进转变,这一行业已成为国家外汇第二个主要来源。由于劳动力价格低廉,使这个行业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 服装工业的兴起
尼服装工业历史仅二十多年。在这以前,只生产传统民族服装,并对少数国家出口,数量有限。
尼服装工业迅速崛起,源于国内外多种因素,主要是多边纤维协议(MFA)下的配额体制。由于欧美服装进口大国对亚洲国家实行进口配额,印度等亚洲国家服装生产商被迫调整战略,寻找成本更低的尼泊尔作为原产地,并利用该国的出口配额。上个世纪80年代初,印度等国生产商涌入尼,使尼纺织服装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尼开始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服装工业。1986/87财年,尼有纺织服装企业86家,1991/92财年达到234家,1995年实际注册企业达到1064家。在这些服装企业中,很多属于印度合资合作企业。
二、 服装产业的地位
二十年来,尼服装工业逐渐在国民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尼总出口中占了10-18%比重。直接为5-10万人提供了就业,加上他们的家庭,等于养活了20-30万人。同时,为妇女提供了大量工作机会,使她们成为这一行业的重要力量,占总人数四分之一以上。尼服装产品主要是纺织类服装和针织类服装。
尼纺织原材料很少,棉花和化纤等均需要进口,大部分来自印度、中国、南韩和新加坡。服装主要产品分为棉花和人造纤维为材料的传统服装和流行服装:外套、夹克、工作服、套头外衣、羊毛衫、连身衣、衬衣、裤子、休闲服、罩衫、睡衣、短裤、背心、围巾等。
三、 进出口贸易情况
服装工业是尼出口贸易的主要部门,年创汇占尼出口总收入三分之一甚至更多。2005/06财年,在尼总出口600亿卢比(8.57亿美元)中,成衣服装出口为54.21(0.77亿美元),占9%。主要出口到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荷兰、英国、瑞士、西班牙、意大利和澳洲等。
1992/93财年服装出口额39.3亿卢比(5311万美元),1993/94财年出口额54.8亿卢比(7405万美元),1995/96财年54.1亿卢比(7311万美元),1998/99财年83.7亿卢比(1.13亿美元)。2001/02财年服装出口3253万件,价值77.52亿卢比(11075万美元);2002/03财年4585万件,价值116.14亿卢比(16617万美元);2003/04财年3899万件,95.53亿卢比(13646万美元);2005/06财年2521万件,54.21亿卢比(7744万美元)。
对中国服装出口,2001/02财年为112万卢比(1.6万美元);2002/03财年为1060万卢比(15.14万美元);2003/04财年4015万卢比(57.36万美元);2004/05财年4838万卢比(69.11万美元);2005/06财年2211万卢比(31.59万美元)。
服装进口数量不大,主要是成衣、针织衣物、毛纺织品、纺织品等。主要从印度和中国等国家进口。
从中国进口服装,2001/02财年为8.13亿卢比(1161万美元);2002/03财年为9.09亿卢比(1299万美元);2003/04财年9.13亿卢比(1304万美元);2004/05财年9.39亿卢比(1341万美元);2005/06财年14.75亿卢比(2107万美元)。
2003年,尼以最不发达国家身份加入WTO,享有该组织成员国的权利。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先后给予尼免税准入待遇。尼还是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享受欧盟给予这些组织成员国的优惠待遇。同时,尼还享有欧盟给予最不发达国家的优惠待遇。根据和印度达成的双边协议,尼出口到印的商品可免关税。印度已经成为尼服装出口最大市场,领先于中国。2004/05财年,印度从尼进口服装达到2.913亿卢比(416万美元)。
中尼两国签署了投资保护协定,建立双边经贸联委会机制。尼同我西藏地区自1962年开始边贸,每年从中国樟木口岸进口的各国货物占尼进口总额大部,最高时达到80%。各国货物通过中国境内运输,原因是从印度加尔格达港口货运到尼要20天,从上海铁路到尼只要10天。
尼服装工业目前还远远不能满足本国市场需求,世贸组织取消配额后,尼服装生产成本上升,印度和中国的服装比尼生产的服装更便宜,进入尼的印度和中国服装数量有增无减。2002年,尼从我国进口纺织服装类商品3202万美元。
四、服装工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长达十年的国内武装冲突和党派纷争,使尼服装工业受到了严重影响,高峰时期的1064家企业在优胜劣汰中减少到不足百家。2005年1月份多边纤维协定的结束,又给服装工业带来沉重打击。配额制度曾使规模不大、缺乏竞争力的尼服装企业拥有近乎保证的市场。配额制度取消,使竞争对手没有了配额限制,尼服装企业无力竞争,纷纷关闭或倒闭。至2005年底,仅存25家左右。数万工人失业,出口大幅下降。主要的受害者不仅是小型企业,像Bikas时装公司、Shangrila国际公司和Prabha服装公司这样的大企业也停止了经营。服装工业就业人数也下降到25000人。这十年内,我国援建的2家纺织厂也倒闭了。
尼服装工业的灾难还不仅于此,美国给予非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特惠待遇,却一直拒绝对尼继续提供无关税的市场准入,尼服装向美国市场的出口面临严峻的考验。尼对美国服装出口一度占服装总出口的80%,因上述原因不断下滑。2005年,尼成衣服装工业向美国市场的出口下降了41%。对美国市场服装出口仅达到2000年历史巅峰的三分之一。
2003/04财年服装出口3899万件,13646万美元,而2005/06财年只有2521万件,7744万美元。
但有忧也有喜。一方面,尼服装对美国出口迅速减少,然后稳定在一定水平;另一方面,对欧盟的出口呈现上升趋势,从2004年的11.25亿卢比(1607万美元)上升到2005/06年的145.9亿卢比(2.08亿美元)。同样,对加拿大、日本等给予尼普惠制待遇的国家出口,前景看好。对印度出口也有增长趋势。
从2006年开始,尼的服装出口开始再次出现上升趋势。一主要美国服装零售商返尼,下达了全年的订单。这个零售商采购了尼服装总量的25%。其他大采购商也开始表示将在尼下达新订单,以前这些采购商将订单给了中国和印度。造成采购商这种急剧变化的原因是全球的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在配额废除后的一年内发生了变化。由于印度的劳动力、土地、租金和其他输入成本急剧上升,生产成本也开始显著上升。美国对中国的纺织品实行的新配额限制也是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之一。
尽管如此,尼服装工业仍面临新的挑战。由于就业安全性的缺乏、失业率上升、商业经营的不确定,大量的低收入的工人已离尼到外国打工。尼成衣服装部门的技术工人,例如质检员、管理人员和质控人员前往印度,可以得到比在尼两倍多的收入。